- 質(zhì)量目標
- 將支座四角高差控制在2mm以下(包括2mm);
- 杜絕支座砂漿空餉、裂紋、表面凹凸不平等情況;
- 保持支座外觀及防塵罩外觀完好,無破損、脫漆、銹蝕現(xiàn)象;
- 支撐墊石頂面與支座下底板間的砂漿厚度不小于20mm,不大于30mm;
- 梁體架設后,支座應受力均勻;
- 保證梁縫符合設計要求;
- 保證支座安裝位置及方向符合設計要求;
- 梁體無損傷;
- 梁與梁之間相互高低或左右錯臺。
- 編制依據(jù)
- 《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TB 10752-2010);
- 《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TB 10303-2009);
- 《橋梁球形支座標準》(GB/T 17955-2009);
- 《預拌混凝土標準》;
- 《混凝土質(zhì)量控制標準》(GB 50164)
- 《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
- 適用范圍
- 施工前質(zhì)量控制措施
- 箱梁架設前要編制施工方案、施工技術交底以及箱梁架設技術培訓;
- 支座砂漿灌注對流動性和強度要求較高,架梁前認真做好原材料的檢查、支座砂漿強度試驗和人員培訓,以保證施工質(zhì)量和進度要求;
- 支座檢查:
(2)仔細核對支座規(guī)格、位置、方向、緊固情況、是否進行預壓、支座上下底板厚度是否均勻、支座上下底板是否水平(四角高差是否在0-2mm)、支座外觀是否良好有無漆膜破損情況;
(3)支座和配件質(zhì)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支座連接正常,不得任意松動上、下底板連接螺栓;
(4)支座存放應避免陽光直射、雨雪浸淋,并保持清潔;嚴禁接觸酸、堿、油類等;
(5)支座安裝時應與梁地預埋鋼板密貼無縫隙;
(6)支座下底板螺絲以及錨栓桿要擰緊,其埋置深度和外漏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7)檢查支座位移標尺是否在0刻度;
(8)支座進場后送監(jiān)理站進行報驗。
4、支座砂漿:
(1)必須檢查支座砂漿是否有合格證和有關材質(zhì)報告或檢查報
告;
(2)支座砂漿進場前必須進行試驗,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
進場使用;
(3)支座砂漿進場后送監(jiān)理站報驗。
5、支撐墊石的鑿毛:
(1)支座在墩頂與墊石連接安裝之前應先對支撐墊石表面進行鑿毛,清除預留錨栓孔中的雜物、積水、油污等;
(2)鑿毛范圍應大于模板范圍,以防止錨栓孔位置不準確導致支座下板超出鑿毛范圍;
(3)落梁前用水將支撐墊石表面浸濕。
6、模板安裝:
(1)支座在墩頂與墊石安裝之后,在支座底板邊緣外緣50mm處支模;
(2)灌漿采用預制鋼模板;檢查模板的密封性,并粗略估計所需砂漿的體積,確保灌漿時不漏漿;
(3)支模前應將模板內(nèi)側(cè)刷油,以防模板與砂漿粘連;(4)模板底部應粘貼雙面膠條,以防止漏漿。
7、攪拌砂漿:
(1)采用無收縮高強灌漿材料進行配將;
(2)灰水比為1:0.15;按照比例加入小型攪拌機攪拌均勻至無顆粒狀即可灌漿使用;
(3)支座砂漿攪拌不得低于240s,中間靜停90s,使?jié){料中氣泡溢出;
(4)砂漿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度;
(5)支座砂漿攪拌完成后,初始流動度不得小于320mm,30分鐘之后不得小于240mm。
8、灌漿:
(1)在灌漿前,將模板和支撐墊石表面潤濕,但不能有積水,漏斗、軟管也要進行潤濕;
(2)攪拌機放置在梁頂面,以保證有足夠壓力,使支座下的漿體密實飽滿;
(3)必須從一側(cè)灌漿,不允許二側(cè)、三側(cè)、四側(cè)同時灌漿,以免形成空氣夾層;
(4)應先灌注四個錨栓孔至與支撐墊石表面平齊,然后從一側(cè)灌漿直至完成;
(5)灌漿完畢,立即進行表面加工,然后進行養(yǎng)護,注漿后1-6h內(nèi)漿體產(chǎn)生大量水化熱,灌漿部位溫度迅速升高,水分蒸發(fā),需注水養(yǎng)護并用濕潤的土工布包裹,養(yǎng)護結(jié)束后將土工布及保溫棉被清除,以防止橋面系施工電焊渣掉落引發(fā)火災;
(6)灌漿后量2小時內(nèi)不得過孔,待2小時后試驗人員對試塊進行抗壓強度試驗,當強度達到20mpa以上時,可以拆除模板及連接桿、角鋼,再次擰緊支座下板螺栓,并檢查是否有漏漿以及表面不平處,必要時要進行補漿;
(7)在沒有可靠保溫措施,灌漿材料保溫性能未進行試驗驗證時,嚴禁在負溫條件下進行灌漿。
9、提、運、架、設備:提、運、架、設備運架箱梁過程中,應實現(xiàn)運輸箱梁四點支撐荷載均衡和安裝箱梁四點吊裝荷載均衡,避免箱梁局部超載,確保箱梁局部受力不均,整體不受扭。
- 施工過程管理與控制
- 提梁工藝:提梁前,技術人員你細核對待架成品箱梁合格證,檢查外觀、梁長、編號以及支座型號、安裝位置等,核對無誤后方可吊裝。提梁采用四點起吊三點平衡原理,吊點設在梁端腹板內(nèi)側(cè),吊裝梁體時在頂板下緣吊孔處墊以厚度不小于40m的鋼墊板保護梁體;起吊過程控制梁體同一梁端高差≤10mm和兩端高差≤20mm。
- 運梁工藝:
(2)啟動前全面檢査一遍箱梁的支墊及支撐情況,査檢運梁車的方向及制動系統(tǒng)等,確認無誤后方可運行;
(3)運梁過程中,操作人員要高度集中精力,密切注意觀察運梁車及前方道路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早采取措施,非緊急情況,嚴禁高檔位急起急停;
(4)雨雪及大風等惡劣條件下,不得進行運梁作業(yè)。路面濕、滑及冰凍等要采取相應防護。
3、落梁工藝:
(1)預制箱梁架設落梁時,采用測力液壓千斤頂支點反力控制,支點距梁端距離≤2.6m,支承墊石頂面與支座底面間隙壓漿硬化前,每個支點反力與四個支點反力的平均值之差不得超過士5%。頂梁過程緩慢進行,防止因千斤頂受力不均造成梁體側(cè)翻。
(2)在箱梁每支座內(nèi)側(cè)靠墊石位置設置共四臺500t液壓千斤頂,定位后進行支座灌注砂漿錨固工作。千斤頂?shù)牟鸪毚皾{強度達到20MPa以后方可進行,拆除千斤頂后再進行架梁機移位和下一片運梁、架梁工作。千斤頂安裝就位和拆除可通過箱梁底檢查孔通過倒鏈配合進行人工作業(yè)。液壓油泵可在梁頂面進行控制操作;
(3)千斤頂安裝時應嚴格定位設置在設計位置靠近支座內(nèi)側(cè),下面支承在墩項砼頂面,上面頂在箱梁預設防落梁措施預設鋼板上,施工操作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墊鋼板或橡膠板等嚴防損傷梁體及墩頂砼表面。操作時應按液壓千斤頂?shù)挠嘘P操作規(guī)程嚴格控制操作,嚴防野蠻操作和不文明施工。千斤頂拆除一定要有灌漿強度報告和檢查驗收合格批準后方可進行。待梁體安裝就位后,最后拆除支座上下連接板。
4、支座安裝工藝:
(1)根據(jù)全橋梁片布置和橋形坡度值,確定支座安裝型號和安裝位置;每孔箱梁采用固定支座(GD)、橫向活動支座(HK)、縱向活動支座(ZX)、多項活動支座(DX)各一個;
(2)支座進場后,根據(jù)《橋梁球形支座標準》(GB/T 17955-2009),對支座的外觀尺寸、編號、型號、坡度、組裝質(zhì)量進行檢査并與合格證對應,驗收,符合設計要求才能進行安裝;
(3)支座安裝前將梁底支座預埋板和墩身墊石頂面清理干凈,對墩頂墊石石頂面須進行鑿毛處理;
(4)支座安裝時,根據(jù)《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TB 10752-2010),梁底支座預埋板和墩身墊石頂面驗收平整度,合格后方進行支座安裝;
(5)支座安裝后,支座上表面與梁底支座預埋板須密貼,支座四角高差≤2mm;
(6)梁體落位前,安裝支座錨栓桿,并隨梁體落放到墊石錨栓孔,采用灌支座砂漿與墊石固接;
(7)支座砂漿達到強度和養(yǎng)護期后,拆除支座連接件,安裝支座防塵罩。
5、灌漿工藝:
(1)支座砂漿采用的是早強快硬無收縮材料。常溫條件下,砂漿水灰比1:0.15,流動度不應小于320m,30min后流動度不應小于240m;2h抗壓強度不小于20MPa,24h抗折強度不小于10ipa;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漿體28d自由膨脹率為0.02%-0.1%,28天抗壓強度不小于50MPa,彈性模量不小于30GPa;冬季施工時要采取保溫措施;夏季要加強養(yǎng)護;
(2)材料進場取樣合格后,現(xiàn)場按照水灰比采用立式攪拌機攪拌,等砂漿靜止90s,排除氣泡,并取試件,然后利用重力式灌漿,立好砂漿模,將砂漿灌注到支座與墊石間隙,注意:未用完砂漿應丟棄,不得二次攪擇使用;
(3)等砂漿強度達到20Mpa后,拆除臨時千斤頂,拆除砂漿模板,并進行及時砂漿養(yǎng)護。
(4)灌漿完畢后,在外露表明初凝后,應立即噴酒水保濕養(yǎng)護,在養(yǎng)護開始6小時內(nèi)必須保持表面濕潤,然后涂刷養(yǎng)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淋濕草袋或巖棉被覆蓋,并隨時檢査保持濕潤,養(yǎng)護時間不小于24小時。冬季施工時,養(yǎng)護措施還應符合《箱梁架設冬季施工方案》有關規(guī)定。
6、冬季施工工藝:
(1)冬期施工前應根據(jù)冬期施工方案和有關規(guī)范要求對施工人員做好冬期施工的培訓教育工作,應特別加強對測溫人員、特殊工種人員的培訓,使冬期施工人員對冬期施工的技術要點及安全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shù),確保冬期施工正常進行。
(2)灌漿料應采用冬期施工灌漿料。
(3)灌漿料應儲存在有供暖設備的保溫房里,做到上蓋下墊,灌漿料溫度應控制在10℃以上。
(4)灌漿料運輸過程中,將灌漿料臨時存放在箱梁室內(nèi),并用棉被覆蓋,防止灌漿料在運輸過程中溫度損失。
(5)拌和用水應采用飲用水,儲水工具采用自制水箱,水箱可容水量200kg,安插4個加熱器加熱,拌合用水溫度應控制在25~35℃之間。
(6)支座砂漿灌漿前,支承墊石頂面應進行鑿毛處理。錨栓孔內(nèi)不得有冰雪、積水和其他雜物,錨栓孔內(nèi)冰雪、積水采用噴燈進行烘干處理。墊石表面、錨栓孔內(nèi)雜物清理干凈后應充分潤濕。
(7)支座灌漿至少15分鐘前,對墊石表面和支座底板間灌漿層采用暖風機進行預熱處理,預熱時間不少于15分鐘,使墊石表面和支座底板溫度不低于10℃。
(8)攪拌時間為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
(9)支座砂漿灌注前,用30℃左右的溫水沖涮灌注塑料導管,對灌注導管進行預熱。
(10)橋梁支座砂漿施工時,灌漿料攪拌溫度不得低于25℃,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不得低于5℃;砂漿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 施工后檢查及原因分析
- 存在問題:四角高差大于2mm
(1)支座出廠時無預壓,連接螺栓未擰緊;
(2)支座安裝時下底板不水平;
(3)箱梁梁底預埋鋼板不水平;
(4)支座下底板厚度不均勻;
(5)箱梁提、運、架過程中支座發(fā)生碰撞;
控制措施:
- 支座進場前檢查支座是否預壓,連接螺栓是否擰緊,如有問題禁止入場;
- 支座安裝完畢后,測量支座四角高差,對支座進行調(diào)整;
- 支座安裝前檢查箱梁底部預埋鋼板是否水平,如若不水平,通知梁場進行整改;
- 清理其表面雜物,支座安裝時支座上板螺栓打緊至上板與梁底預埋鋼板密貼無縫隙;
- 支座進場前檢查支座上下底板厚度是否均勻,若不均勻禁止入場;
- 箱梁在提、運、架過程中統(tǒng)一由專人指揮,指揮明確,保證箱梁不受到碰撞;
- 灌漿前對支座四角高差進行檢查,如發(fā)生偏差,立即調(diào)平;
- 將箱梁調(diào)整至四個油頂受力均勻,以保證支座受力均勻;
- 存在問題:支座砂漿空餉
- 砂漿攪拌不均勻,砂漿內(nèi)有灰塊或有氣泡;
- 支撐墊石上表面鑿毛不到位;
- 砂漿分層;
- 模板漏漿,用干灰堵模板;
- 灌漿時多個方向灌漿;
- 支撐墊石上表面有雜物、油污未清理;
- 灌漿前,支撐墊石表面未潤濕或有積水;
控制措施:
- 嚴格按照設計灰水比拌和,拌和均勻無灰塊后靜止90s后進行灌漿;
- 鑿毛范圍大于模板范圍,以防止調(diào)梁時模板范圍超出鑿毛范圍;(3)灌漿前將墊石表面,錨栓孔內(nèi)雜物、油污、積水清理干凈;
- 灌漿前,將支撐墊石表面潤濕;
- 灌漿速度保持勻速;
- 灌漿時必須從一側(cè)灌漿,不允許二側(cè)、三側(cè)、四側(cè)同時灌漿,以免形成空氣夾層;
- 存在問題:支座砂漿表面不平整
- 砂漿模板表面未涂油,砂漿與模板粘接;
- 砂漿收縮;
- 砂漿內(nèi)有氣泡;
- 砂漿內(nèi)有異物;
控制措施:
- 支模前將模板內(nèi)表面涂油,模板底面粘貼泡沫雙面膠;
- 攪拌鍋上料前對攪拌鍋、灌漿桶、灌漿漏斗以及管道進行清洗;(3)按要求灰水比進行攪拌,支座砂漿攪拌不得低于240s,中間靜停90s,使?jié){料中氣泡溢出;
- 支座砂漿初始流動度不得小于320mm;
- 存在問題:支座砂漿裂紋
- 地區(qū)溫度變化,產(chǎn)生干裂;
- 漿體收縮產(chǎn)生收縮縫;
控制措施:
- 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養(yǎng)護;
- 防塵罩破損及支座漆膜脫漏、銹蝕
- 支座進場前防塵罩破損,漆膜發(fā)生脫落支座銹蝕;
- 支座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碰撞;
- 支座儲存環(huán)境不利于支座儲存;
- 支座漆膜不適宜當?shù)貧夂颦h(huán)境;
控制措施:
- 支座進場前嚴格對支座表面及防塵罩進行檢查;
- 定期對所架箱梁支座進行檢查,如發(fā)現(xiàn)防塵罩破損、漆膜脫落、支座銹蝕情況,及時更換防塵罩、補漆;
- 定期檢查庫房內(nèi)存儲的支座,如發(fā)現(xiàn)問題,對庫房環(huán)境進行整改;
- 支座灌漿厚度不在20-30mm之間
- 同一梁端兩側(cè)墊石左右高差超過10mm;
- 對角高情況;
控制措施:
箱梁架設前,嚴格對支撐墊石左右高程進行復測,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通知線下單位整改。
7、梁與梁之間上下或左右錯臺,梁鋒不符合設計要求:
原因分析:
- 箱梁交接時為進行外觀測量,箱梁出廠不合格;
- 錨栓孔位置不符合設計要求;
- 箱梁跑膜;
控制措施:
- 箱梁交接時,對箱梁尺寸進行復測;
8、支座位置或坡度安裝錯誤:
原因分析:
(1)支座標識牌有誤;
(2)安裝人員粗心大意,未按技術交底安裝;
(3)未進行技術交底或技術交底不明確;
(4)現(xiàn)場技術員監(jiān)控不到位。
控制措施:
- 工程部在每次坡度變更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支座安裝技術交底;(2)現(xiàn)場技術員對支座安裝進行監(jiān)控;
- 總結(ji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