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振
安全生產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證,這是一條不可突破的底線。我們要齊心、恒心、狠心抓安全,不能大意、隨意應付安全,這樣才能保證項目安安全全,企業(yè)穩(wěn)穩(wěn)健健。
安全要齊心。筆者在基層采訪,發(fā)現(xiàn)在個別企業(yè)個別項目出現(xiàn)了安全管理人員熱、員工冷的情況,這種“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xiàn)象值得警醒。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安全不是安全管理人員的獨角戲,在工地現(xiàn)場,每一位員工都是安全生產的主角,都是“安全員”。安全生產人人有責,要精心構建大安全機制,需要方方面面齊抓共管。如果一線員工不積極響應,也會導致安全工作根基不牢,嚴重影響企業(yè)的發(fā)展。這就倒逼安全管理人員要認真研究一線員工所思所想,在思想上開藥方,不斷增強一線員工“要我安全”轉變?yōu)?ldquo;我要安全”的自覺意識。我們要樹立“安全為大家,安全靠大家”的理念,齊心協(xié)力共筑安全“同心圓”。
安全要恒心。加大安全生產投入,要像心臟跳動一樣,一刻也不能停。毛澤東同志主席曾經說過:“抓而不緊,等于不抓。”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要做到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有沒檢查一個樣、假期和平時一個樣、白天和黑夜一個樣、日日月月年年一個樣,時刻都不能放松。李克強總理曾指出:“人命關天,安全至上。必須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產。”“禍患常積于忽微”。出了事故,究其原因無非是作業(yè)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執(zhí)行標準不嚴、全員盯控力度不夠等等。所以抓安全不能有絲毫忽視,絲毫懈怠,絲毫動搖,要以一貫之,持續(xù)發(fā)力,精準施策。建筑施工企業(yè)階段性“大反思、大檢查、大整治”的同時,更要時常做到“常反思、常檢查、常整治”,方可使安全久久為功。
安全要狠心。近年來許多事故的發(fā)生,與一些單位隱患排查治理“一陣風、走過場”脫不了干系,與監(jiān)管督察“輕飄飄、軟綿綿”脫不了干系。抓安全不能心慈手軟,必須做到嚴字當頭、一抓到底。應該做到“寧聽罵聲走、不聽哭聲來”。新《安全生產法》被稱為“史上最嚴”,對事故責任單位的罰款最高可達2000萬元,徒法不足以自行,唯有貫徹落實,才能讓法律權威落地生根。我們要發(fā)揚“鐵面孔對安全、鐵手腕抓安全、鐵心腸保安全”的“三鐵”精神,當好安全管理的“黑包公”。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做到抓安全不講情面,查“三違”不能手軟。為確保工程安全質量萬無一失,中鐵大橋局三公司在中國鐵建全系統(tǒng)率先成立安全質量巡查“包公隊”,不僅對施工隊伍有管理權、還對項目經理有撤換建議權、對相關責任人有獎懲權,通過安全質量巡查這個“殺手锏”,構建嚴密的責任體系,把對安全質量的重視落到實處,值得借鑒。只有嚴管起來,狠下心去,對隱患叫停,對違章制止,敢下“猛藥”,“真”抓安全才能確保企業(yè)和職工“真安全”。
安全不能大意。安全管理是實打實、硬碰硬的工作,容不得半點虛假,來不得絲毫馬虎。實踐證明:安全管理始于細心,行于細致,成于嚴細。安全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吃別人一塹長自己一智”,遵章守紀、嚴格執(zhí)行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把安全之弦時刻繃緊,把每處潛在隱患都要細心排查整改掉,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頸,強力推進安全終端責任落地,抓實“人、機、物、環(huán)”的安全隱患排查力度,逐人、逐物、逐項、逐步對每個“小細節(jié)”進行嚴肅、認真、細致“找茬”、“挑刺”,并納入整改,形成閉環(huán)。另外,工作方法要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工程、不同項目、不同對象、不同問題,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和方法,做到消除隱患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方有效果。
安全不能隨意。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安全工作如果粗心大意,事故就如影相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示:各生產單位要強化安全生產第一意識,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最忌蜻蜓點水、大而化之,最忌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最忌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最忌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安全管理要在“精”上下功夫:要精心動員,增強全員工化紅線意識;要精心安排,加強安全施工全方位部署;要精心管控,加強安全質量全過程督導;要精心把關,確保安全全天候巡查無盲點。
安全是件“人命關天”的大事,認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對;精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不管在什么崗位,從事什么工作,決不能當甩手掌柜般的“清閑人”,更不能當只顧生產,不抓安全的“糊涂人”。
我們要緊繃安全弦,彈奏平安曲,全心全意永不收官抓安全,用久久為功的本質安全保駕護航,助推企業(yè)在新時代跑出加速度,跑出高質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