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跨越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qū)的長春—白城—烏蘭浩特快速鐵路開通運營一周年。據統(tǒng)計,該線路開通以來累計安全開行動車組列車6861列、運送旅客501萬人次,旅客運量不斷增長,運輸安全保持穩(wěn)定,服務品質不斷提升,為東北地區(qū)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動車開行城際化
長白烏快速鐵路開通運營,讓吉林省白城、松原及內蒙古烏蘭浩特等城市邁入了高鐵時代,極大地方便了沿線群眾出行。乘坐高鐵從烏蘭浩特至長春的時間由原來的5小時18分縮短至3小時25分。來自長春的張先生一家乘坐高鐵到松原市查干湖旅游區(qū)游玩,他告訴記者,準備下一站通過終點站烏蘭浩特轉車到風景旅游區(qū)阿爾山,“盼得太久了,就是交通不方便,現在這個難題解決了”。一年來,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市場調查,優(yōu)化開行結構,增開列車班次,目前該條線路共開行列車15對,包括動車組列車8對、普速列車3對、“周末線”“高峰線”動車組列車4對,列車最短運行間隔僅14分鐘。長白烏快速鐵路向西通過白阿線、伊阿線、錫烏線連通呼倫貝爾、霍林河及錫林郭勒等蒙東地區(qū),向東與哈大、長琿高鐵相連,與盤營、沈丹高鐵和丹大快速鐵路,共同構成了東北地區(qū)高效、便捷的鐵路快速客運網。
打通經濟大動脈
長白烏快速鐵路打通了一條糧食、煤炭、石油、鋼鐵和汽車制造等資源和產品相互交換的高效、便捷鐵路運輸通道,運行一年來,貨運量增長近20%,增強了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后勁,成為帶動區(qū)域合作發(fā)展的“新引擎”、促進吉林與內蒙古融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對拉動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特別是對增進少數民族地區(qū)旅游、經貿、文化等交流合作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一年來,長白烏鐵路沿線城市與沈陽、長春、大連等中心城市實現了無縫對接,快速鐵路為東北地區(qū)搭建起了“協同發(fā)展、共謀振興”的橋梁。
長白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遼金文化、草原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還途經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等旅游名勝區(qū)。長白烏鐵路串起了沿線一道道美麗風景,更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提供了便利,為發(fā)展旅游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撐。據興安盟旅游局負責人介紹,興安盟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交通不便這個“瓶頸”長期制約當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長白烏鐵路猶如一條旅游黃金線,開通一年來,興安盟接待全國各地游客數量大幅增長。以烏蘭浩特市為例,長白烏鐵路開通一年來,當地游客人數增長了27%,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現在,乘坐動車看“冬捕”成為查干湖旅游的新時尚。
建設最美“長白烏”
長白烏快速鐵路途經高寒地區(qū),為保障鐵路安全暢通,沈陽局集團公司針對區(qū)域氣候特點,制定了各類應急預案,并加強應急演練。為提升線路質量,沈陽局集團公司通過先進技術設備動態(tài)測量分析數據,及時維護整治線路。
為打造最美“長白烏”,一年來沈陽局集團公司不斷加大投入,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標準。他們在車站增設“溫馨驛站”“兒童樂園”“母嬰候車室”“愛心服務臺”等服務設施,推出“蒙漢雙語”購票咨詢、上門代訂車票、站車愛心接力等特色服務,以滿足不同旅客的服務需求。由于長白烏快速鐵路沿途少數民族旅客較多,因而列車開設了蒙、漢語“雙語”廣播,對乘務員開展蒙古族語言和風俗禮儀培訓,每名乘務員都能熟練掌握蒙古族日常用語,列車上處處洋溢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濃濃親情。
《經濟日報》 2018/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