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工程建設(shè)網(wǎng)訊(通訊員焦紅霞、周玉明)報道: 8 月 20 日, 清晨的陽光剛灑進兵團第六師紅旗農(nóng)場吾家樂寶養(yǎng)老院的庭院,陣陣歡笑聲便伴著攤位上的香氣傳開 —— 每周三準時開集的 “開心大集” 又熱鬧起來了。院內(nèi)的老人們揣著滿心期待,拄著輕便拐杖、推著助行小推車,在一個個精心布置的攤位前慢慢踱步,挑零嘴、選小物,把心儀的東西放進布袋里,臉上的笑容像秋日的暖陽般柔和。?
“張阿姨,您上次念叨的軟皮核桃今天進了新貨,我給您留了兩斤,都是剝好殼的!” 大集上的 “便民零食攤” 前,工作人員小李熟練地拿起密封袋,將核桃仁裝好遞到張桂蘭奶奶手里。今年 78 歲的張奶奶牙口不好,卻總惦記著堅果的香味,“以前買核桃得自己剝,手勁不夠還總弄疼,現(xiàn)在大集上的零食都是按我們老人的口味準備的,軟糯的糕點、去殼的堅果,連糖果都是低糖的,特別貼心。” 說話間,張奶奶又拿起一包芝麻酥,仔細看了看配料表,笑著放進了購物袋,“上次吃這個覺得香,今天多買兩包,下午和老姐妹一起分著吃。”?
不遠處的 “生活小物攤” 前,李建國爺爺正拿著一雙防滑襪反復(fù)摩挲。“你看這襪子底的紋路,走路不打滑,我上次買的穿了一周,洗了也不變形。” 李爺爺邊說邊朝身邊的王大爺招手,“老王,你也買兩雙,咱們晚上在走廊散步,穿這個安全。” 攤位旁的工作人員還特意準備了試穿凳,方便行動不便的老人坐下試鞋、試襪,攤位的高度也比普通集市低了 15 厘米,老人不用彎腰就能輕松挑選商品。“我們提前問了院里 20 多位老人,知道他們喜歡輕便、實用的小物件,所以每次進貨都會選防滑鞋、放大鏡、便攜小剪刀這些東西,價格也都是成本價,就是想讓老人們花少錢買稱心貨。” 負責大集籌備的護士長劉敏說道。?
上午 10 點多,不少老人已經(jīng) “滿載而歸”。他們提著鼓鼓的布袋,自發(fā)來到庭院西側(cè)的公園陰涼處,找個石凳坐下。張奶奶掏出剛買的芝麻酥,分給身邊的老姐妹;李爺爺則拿出新選的小收音機,調(diào)至戲曲頻道,悠揚的梆子聲慢慢散開。風里混著零食的甜香、老人的笑聲,還有偶爾傳來的戲曲聲,構(gòu)成了一幅溫暖的畫面。“以前總覺得住養(yǎng)老院少了點‘逛集市’的熱鬧,現(xiàn)在每周能盼著大集開,挑挑東西、聊聊天,比在家還舒心。” 王大爺瞇著眼,跟著收音機里的調(diào)子輕輕點頭,“這慢悠悠的日子,才叫幸福呢。”?
據(jù)紅旗院院長焦紅霞介紹,“開心大集” 自去年啟動以來,始終以 “適老、便民、暖心” 為核心,所有攤位商品均經(jīng)過工作人員實地篩選 —— 零食優(yōu)先選低糖、軟質(zhì)款,生活用品側(cè)重防滑、輕便、易操作,甚至連支付方式都貼心準備了現(xiàn)金收付處,方便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小集市,不僅滿足老人們的生活需求,更給他們創(chuàng)造社交互動的機會,讓大家在挑選、分享的過程中感受到歸屬感和快樂。” 焦院長說,未來養(yǎng)老院還會根據(jù)老人的反饋,增加 “便民修鞋”“免費剪發(fā)” 等服務(wù)攤位,讓 “開心大集” 成為老人們每周都期待的 “幸福時光”。?
從精心選品的攤位,到方便貼心的服務(wù),紅旗院的 “開心大集” 不僅裝滿了老人們心儀的好物,更承載著養(yǎng)老院對老年群體的關(guān)懷。在這里,老人們挑的是喜歡,享的是愜意,感受的是 “家” 的溫暖 —— 這份慢悠悠的幸福,正是養(yǎng)老院踐行社會責任、助力銀齡群體 “生產(chǎn)美滿生活” 的生動寫照。
“張阿姨,您上次念叨的軟皮核桃今天進了新貨,我給您留了兩斤,都是剝好殼的!” 大集上的 “便民零食攤” 前,工作人員小李熟練地拿起密封袋,將核桃仁裝好遞到張桂蘭奶奶手里。今年 78 歲的張奶奶牙口不好,卻總惦記著堅果的香味,“以前買核桃得自己剝,手勁不夠還總弄疼,現(xiàn)在大集上的零食都是按我們老人的口味準備的,軟糯的糕點、去殼的堅果,連糖果都是低糖的,特別貼心。” 說話間,張奶奶又拿起一包芝麻酥,仔細看了看配料表,笑著放進了購物袋,“上次吃這個覺得香,今天多買兩包,下午和老姐妹一起分著吃。”?
不遠處的 “生活小物攤” 前,李建國爺爺正拿著一雙防滑襪反復(fù)摩挲。“你看這襪子底的紋路,走路不打滑,我上次買的穿了一周,洗了也不變形。” 李爺爺邊說邊朝身邊的王大爺招手,“老王,你也買兩雙,咱們晚上在走廊散步,穿這個安全。” 攤位旁的工作人員還特意準備了試穿凳,方便行動不便的老人坐下試鞋、試襪,攤位的高度也比普通集市低了 15 厘米,老人不用彎腰就能輕松挑選商品。“我們提前問了院里 20 多位老人,知道他們喜歡輕便、實用的小物件,所以每次進貨都會選防滑鞋、放大鏡、便攜小剪刀這些東西,價格也都是成本價,就是想讓老人們花少錢買稱心貨。” 負責大集籌備的護士長劉敏說道。?
上午 10 點多,不少老人已經(jīng) “滿載而歸”。他們提著鼓鼓的布袋,自發(fā)來到庭院西側(cè)的公園陰涼處,找個石凳坐下。張奶奶掏出剛買的芝麻酥,分給身邊的老姐妹;李爺爺則拿出新選的小收音機,調(diào)至戲曲頻道,悠揚的梆子聲慢慢散開。風里混著零食的甜香、老人的笑聲,還有偶爾傳來的戲曲聲,構(gòu)成了一幅溫暖的畫面。“以前總覺得住養(yǎng)老院少了點‘逛集市’的熱鬧,現(xiàn)在每周能盼著大集開,挑挑東西、聊聊天,比在家還舒心。” 王大爺瞇著眼,跟著收音機里的調(diào)子輕輕點頭,“這慢悠悠的日子,才叫幸福呢。”?
據(jù)紅旗院院長焦紅霞介紹,“開心大集” 自去年啟動以來,始終以 “適老、便民、暖心” 為核心,所有攤位商品均經(jīng)過工作人員實地篩選 —— 零食優(yōu)先選低糖、軟質(zhì)款,生活用品側(cè)重防滑、輕便、易操作,甚至連支付方式都貼心準備了現(xiàn)金收付處,方便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小集市,不僅滿足老人們的生活需求,更給他們創(chuàng)造社交互動的機會,讓大家在挑選、分享的過程中感受到歸屬感和快樂。” 焦院長說,未來養(yǎng)老院還會根據(jù)老人的反饋,增加 “便民修鞋”“免費剪發(fā)” 等服務(wù)攤位,讓 “開心大集” 成為老人們每周都期待的 “幸福時光”。?
從精心選品的攤位,到方便貼心的服務(wù),紅旗院的 “開心大集” 不僅裝滿了老人們心儀的好物,更承載著養(yǎng)老院對老年群體的關(guān)懷。在這里,老人們挑的是喜歡,享的是愜意,感受的是 “家” 的溫暖 —— 這份慢悠悠的幸福,正是養(yǎng)老院踐行社會責任、助力銀齡群體 “生產(chǎn)美滿生活” 的生動寫照。
為您推薦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shè)網(wǎng)作者:吳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