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有其品格,質(zhì)樸無華,承載萬物而不爭;鋼筋有其風骨,寧折不彎,于烈焰中淬煉成型。我們工程人,當如泥土與鋼筋,而廉潔,便是我們精神的底色。項目部的墻上,“清正廉潔”或許以錦旗高懸,或以標語張貼,但它從不該只是墻上的風景。它應走進我們的日常——是清晨自省時對靈魂的嚴肅叩問,是面對不合規(guī)的請托與裹著糖衣的誘惑時,那聲干脆利落、不含糊的回絕。
我曾長久凝視一張工程藍圖,那些錯綜的線條與精確的數(shù)據(jù),勾勒出未來的宏偉大廈。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張藍圖?而廉潔,正是這張藍圖上最基準的坐標線。一旦坐標偏移,整個建筑便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工地上的水平儀,能校準地面的起伏;我們心中的水平儀,丈量的卻是行為的曲直。手中的卷尺,可量構(gòu)件的長短;心中的卷尺,界定的卻是公與私的邊界。
你看那混凝土,最懼雜質(zhì)。一粒不潔的沙、一團含泥超標的骨料,都可能在宏偉結(jié)構(gòu)中埋下隱患。我們的人生與事業(yè)亦然。一次微不足道的“通融”,一個習以為常的“人情”,都如混入混凝土的雜質(zhì),侵蝕根基,終致大廈傾頹。
因此,我們執(zhí)著于每一份材料的驗收,恪守每一道工序的規(guī)范。這不僅是技術(shù)的執(zhí)著,更是品格的堅守。我們拒絕的,不只是一支煙、一頓飯,而是一種可能玷污職業(yè)尊嚴與工程靈魂的生活方式。我們守護的,是混凝土的純粹,是圖紙上的公正,更是內(nèi)心深處那片不容玷污的凈土。
暮色漸沉,夕陽將最后一縷金暉灑向漸歸寧靜的工地。我由衷期盼,我們每個人在結(jié)束一天的奔波后,能帶著一身疲憊,卻懷揣一顆無愧而輕盈的心,離開這片傾注心血的土地。多年以后,當人們在我們建造的大廈中工作生活,他們或許不知我們的姓名,但一定能感受到這空間中蘊藏的堅實、正直與安寧。
而這,正是我們——一群平凡的工程建設者,用一生的執(zhí)著,為時代交出的答卷。它最是無聲,卻也最是擲地有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