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精河訊(通訊員 王小丫)在近幾個月來洪澇災害的席卷,導致數萬群眾流離失所,更對基礎設施與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深遠影響。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各方支援迅速到位,救援人員、物資、醫(yī)療等,在斷水斷電的災區(qū)開辟出生命通道。特別令人動容的是,受災群眾自發(fā)組成互助小組,用漁船轉移被困老人,用門板制作臨時擔架——這種守望相助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面對災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終將過去,但那些在暴雨中托舉生命的雙手、在廢墟上點亮希望的燈光,必將永遠鐫刻在民族記憶里。讓我們以此次救災行動為新的起點,全民參與的現代化治理格局,讓每一份善意都能找到抵達的路徑,讓每一份付出都能收獲溫暖的回應。
在這個處處是溫暖的時代中,那些毀壞的家園會重建的越來越好,受難人員心理的那點微光也會一直被守望相助的精神照亮,越來越幸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