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訊(楊杰 田輝)馬曉飛,今年43歲,是中鐵二十一局五公司渝黔項目部橋梁工區(qū)的一名吊車司機,外聘勞務人員,也是個耿直的四川漢子。他中等身材,皮膚黝黑,臉上常掛笑容,喜歡和身邊的人嘻嘻哈哈互開玩笑,對人和諧可親,大家都會親切的稱他老馬。
老馬的話深深觸動了我。工程上多少安全、溝通、配合的問題老馬都能妥當處理。原因就在于他堅持原則,善于溝通,積極配合工地吊裝作業(yè),工作效率高,很受大家尊敬和歡迎。他做事嚴謹,不出半點差錯,絕不冒險作業(yè),嚴格規(guī)范操作,堅決抵制“可能、假設、大概”等盲目思想,時刻緊繃安全之弦。
當談論起加班的問題時,老馬誠摯地對我說:“你也知道,對我們這些做工程的人來說加班是常態(tài),特別是工地施工突發(fā)問題需要加班時,若我一人不去,就會影響一大片,就會打亂項目部的施工計劃,造成更大的工期損失和經(jīng)濟損失,我也是項目部的一員,我有責任和義務干好這些工作,隨時聽從調遣,連這點小事和付出都和項目部講條件、耍心眼,偷懶取巧大家是不會歡迎的。我印象最深一次加班是今年7月份團山堡4號墩泵送混凝土時泵車突然壞掉了,混凝土的灌注就只得靠吊車來完成,若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我推脫逃避,橋墩就會出線斷縫的風險,影響施工進度,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我責無旁貸,更應該為項目部分憂解難。那次我一直加班到凌晨5點,夏天夜晚本來就短,收工時天都發(fā)亮了。”

安全常記在心中
我對老馬產(chǎn)生印象是源于9月30日早上他在微信群里的發(fā)言。那時有人在群里@他說吊車應該能掉頭了,老馬果斷地回應:“工地上做事只有是或不是、行或不行!永遠沒有也許、大概、差不多!”,這段斬釘截鐵的話使我眼前一亮,這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執(zhí)行力。這段話很快得到項目部安全總監(jiān)李戰(zhàn)營的三個大拇指點贊。當我向老馬提起這件事時不禁問他為何會有這樣的回復,老馬嚴肅地對我說:“我作為一名吊車司機,有幾個原則必須堅持:一是吊車在作業(yè)時一定要重視安全,安全關乎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謹慎細心,時刻牢記。二是絕對服從項目管理,不能自作主張,不能隨心所欲,工地使用吊車的地方很多,要顧大局、識大體,我雖然不是正式工,但也緊緊地和項目捆在一起,我從不把自己當外人看。三是要為人親和,多與大家溝通,眾人拾柴火焰高,與大家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才能凝聚力量,大家干活才有勁!”老馬的話深深觸動了我。工程上多少安全、溝通、配合的問題老馬都能妥當處理。原因就在于他堅持原則,善于溝通,積極配合工地吊裝作業(yè),工作效率高,很受大家尊敬和歡迎。他做事嚴謹,不出半點差錯,絕不冒險作業(yè),嚴格規(guī)范操作,堅決抵制“可能、假設、大概”等盲目思想,時刻緊繃安全之弦。
任勞任怨眾人服
老馬不但安全意識高,而且工作時從不偷懶。只要工程有需要,他也能加班加點,埋頭苦干,毫無怨言,他這種干事的韌勁讓大家無不為他豎指點贊。當談論起加班的問題時,老馬誠摯地對我說:“你也知道,對我們這些做工程的人來說加班是常態(tài),特別是工地施工突發(fā)問題需要加班時,若我一人不去,就會影響一大片,就會打亂項目部的施工計劃,造成更大的工期損失和經(jīng)濟損失,我也是項目部的一員,我有責任和義務干好這些工作,隨時聽從調遣,連這點小事和付出都和項目部講條件、耍心眼,偷懶取巧大家是不會歡迎的。我印象最深一次加班是今年7月份團山堡4號墩泵送混凝土時泵車突然壞掉了,混凝土的灌注就只得靠吊車來完成,若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我推脫逃避,橋墩就會出線斷縫的風險,影響施工進度,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我責無旁貸,更應該為項目部分憂解難。那次我一直加班到凌晨5點,夏天夜晚本來就短,收工時天都發(fā)亮了。”

技術精湛高效率
離地數(shù)十米的T梁上,老馬正對吊車進行檢查。他一邊檢查一邊對我說:“在開始工作前不檢查不行,這不但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個(其他人)負責。有些吊車司機會跳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開始吊運,萬一出了問題就追悔莫及了。”他繞著吊車走圈子,逐一檢查支腿,又繞回車前對吊鉤、鋼絲繩等部位進行了認真檢查。之后,他又目測吊車與被吊物的距離并和T梁上的管理員老郭交流起今天的工作任務,還時不時就具體問題提出疑惑和建議。把每個細節(jié)都確認后,老馬才坐進駕駛室。他嫻熟地運用著操縱桿,目光專注、神色認真。我也不再搭話,走遠避開。吊車緩緩運轉,吊臂伸長,吊鉤下放,老馬的工作開始了。
“這里的盤扣腳手架要起吊!”
“這邊的材料要挪地方!”
“ 老馬,麻煩吊下模板!”
......
老馬聽從工作人員的統(tǒng)一指揮,與梁下工人步調一致。當?shù)玫?ldquo;起吊”的指令后,老馬先離地試吊數(shù)秒,確認拴牢才繼續(xù)起吊,起吊時被吊物勻速平穩(wěn),晃動輕微,充分展示了他的精湛技藝。同時,老馬事先目測、聽從安排、放鉤精準,吊起物體后只兩分鐘左右功夫,被吊物已經(jīng)完成了“大轉移”。盡管吊運工作繁雜重復,極耗心力,但老馬沒有半分不耐,也不露一絲疲態(tài),他認真地將每項交代的任務做好??粗β倒ぷ鞯睦像R,一位民工感嘆道:“老馬技術就是好,干活速度快,相互配合都很好,就是靠得住,大家都喜歡和他在一起!”“這邊的材料要挪地方!”
“ 老馬,麻煩吊下模板!”
......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