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木舒克訊(通訊員 王向軍)當?shù)谝黄嗤┤~帶著夏末的余溫悄然飄落,當晨露在草葉上凝結(jié)成更清透的涼,我們在時序的流轉(zhuǎn)中與立秋撞個滿懷。這個藏在三伏尾聲里的節(jié)氣,像一位溫厚的信使,攜著“秋老虎”的余威,卻也暗藏著“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的清爽預告。
古人說“立秋三日,百草結(jié)籽”。田野里的稻穗開始沉下腰肢,高粱舉起了紅纓,玉米在葉片間鼓脹起飽滿的顆粒——大地在經(jīng)歷了春夏的熱烈生長后,終于到了孕育果實的從容時刻。農(nóng)人們忙著“貼秋膘”,用一碗燉肉的溫熱補償酷暑里耗損的元氣;市井間的瓜果攤換了模樣,青皮核桃?guī)е鴿?,軟籽石榴裂著紅,咬一口新摘的梨,汁水濺在舌尖,是秋日特有的清甜。
立秋的妙,在于“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的微妙過渡。白日里陽光依舊烈,但風過樹梢時,少了幾分黏膩,多了些通透的力道;傍晚納涼的人發(fā)現(xiàn),星星亮得更分明了,蟲鳴里也摻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慵懶。“立秋”二字,藏著中國人對時序的敬畏與智慧。它提醒我們,熱烈的綻放之后,該學著沉淀;向外的生長之余,要懂得收斂。就像莊稼在此時灌漿蓄力,人也該在這漸涼的日子里,整理行囊,校準方向,為收獲的季節(jié)積蓄力量。
看那飄落的葉,不是凋零,是大地寫給秋天的第一封情書;聽那漸清的風,不是蕭瑟,是歲月醞釀的又一場驚喜。立了秋,日子便有了新的盼頭——盼一場秋雨洗去燥熱,盼一園桂香飄滿街巷,盼田壟里的忙碌終成倉廩里的豐實。
愿我們在這個立秋,都能接住時光的饋贈,在夏的余韻里,輕輕擁抱秋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