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鐵十二局集團一公司拉伊鐵路項目四分部尼日利亞施工紀實

(拉伊鐵路線下四分部雇傭的部分武裝士兵)

(雇傭的武裝警察陪同巡視現場)
注重市場調查,保證現場施工
中土作為總承包商,負責大型機械車輛和主材的供應,四分部自主負責機械設備的保養(yǎng)和小型材料的自購。當地人做買賣也有欺生行為,剛開始購買什么材料,全是一口價,甚至能夠整體銷售的,卻要分開銷售。一些零件當地市場還沒有,只能從國內加工生產,再通過各種形式帶回海外的施工現場,但往往不能滿足施工需要。

(尼日利亞奧約州伊巴丹市奧昆巴配件市場一角)
在保證施工的同時,他們逐步拓展市場調查渠道。三番五次討價之后,也會采用一定策略:明知道價格較高,就一定要限期免費送貨,進而延遲付款,否則中斷生意往來。掌握了這些,當地商戶也只能答應。同時,采購渠道拓寬,延長到200公里外的拉各斯市場進行采購,因為只有拉各斯才有中方供應商。至今,項目部所用的實驗儀器、食堂炊具和各種型號的模板均已通過國內發(fā)貨用在了國外的項目上。廣開招工渠道,滿足施工需要
根據施工內容和工序,首先通過勞務公司在國內招聘有一定技術能力和實力的帶班工長64人,他們基本能夠獨立作業(yè),勝任管理和指導當地雇員工作。其次是推進屬地化管理工作,招用當地雇員,接受中方人員的管理和指導,施工高峰時當地雇員超過2000人。

(中方員工現場指導屬地雇員規(guī)范施作)
在現場管理中,采用項目部技術主管抓中方工長,中方工長再直接管理當地雇員。開始實行一對一交流,然后以老帶新,將中英文對照的“工序操作規(guī)范、安全規(guī)程”發(fā)至每一名雇員,堅持中方的“三工”教育模式,班前教育培訓必不可少,同時,配備必須的安全用品,至今已發(fā)放安全帽、反光背心、膠鞋等5000余套,發(fā)放帆布手套則更多。

(屬地雇員正在獨立作業(yè))
項目部在招用當地雇員后,從力工、司機、機工全部采用綠卡,進行分類考核。但有的雇員自作聰明,擅自冒名簽字,甚至辭職信作假,但繁體的冒名和現在采取的年月日順序書寫又欲蓋彌彰。于是,項目部專門從國內刻來了“出勤”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