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木舒克訊(通訊員 李曉琴)這么多年我在材料管理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著,一直抱著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執(zhí)行著公司物資采購、驗收、儲備,保存等各項材料管理規(guī)定。
對待工程上的生產(chǎn)材料也一直像自己家里的材料使用一樣,盡量把可循環(huán)使用的材料做到物盡其用。我喜歡整理庫房,喜歡把庫房整理的井井有條,材料清晰明了,找什么材料隨時都能手到擒來。我喜歡把經(jīng)手的材料賬做的井然有序,歸類清楚。因此我也常常為我快速找到需要的材料和數(shù)據(jù)而沾沾自喜。稻盛和夫的經(jīng)典語錄里有句話:“為自己的每一步小小的成功而感動,并把它當做動力,更加努力地工作”。
假如一個人懷著負面情緒愁苦磨蹭的運作著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會有什么成效,而同樣平凡的工作看似簡單重復枯燥乏味,若以快樂的情緒來應對自己的工作,那再復雜繁瑣的工作也能輕易做到完美。更能在平凡中感知到自己小不平凡,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鍛煉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素質和人格,實現(xiàn)自我的最高價值。
事實上,我們工作首先是在為我們自己謀生,誰不愿意過上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呢,那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工作呢?接下來由于勤勉和努力,我們謀生的問題解決了,那就需要展現(xiàn)我們的工作態(tài)度、責任感、擔當精神和主人翁意識,否則企業(yè)怎么敢對你委以重任呢?
所以工作態(tài)度決定人生價值,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真實反應了工作責任心的層次,有了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我們的工作就會充滿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極致,用完美的情緒感觸生活的每一天,
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說:“人哪里需要遠離凡塵? 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只要每天確實努力工作,培養(yǎng)崇高的人格,工作也會回饋給你唾手可得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