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我踏著這條小徑,腳步放得極輕,極緩,仿佛怕驚擾了什么。然而,那沙沙的聲響,終究是無可避免的。這聲音是干爽的,清脆的,帶著一種生命耗盡后的、坦然的疲憊。不像春日里初生的嫩葉,含著飽滿的汁液,一掐便是青春的迸裂;這落葉的聲音,是骨骼與泥土最后的低語,是歲月磨礪后,一種圓融的、蒼涼的智慧。我俯下身,信手拾起一片梧桐。它大得像一柄小小的團(tuán)扇,邊緣已蜷縮起來,呈現(xiàn)出一種焦糖與赭石混合的、暖暖的色調(diào)。葉脈卻依舊清晰,縱橫交錯,像一張濃縮的、枯涸的河網(wǎng),每一道細(xì)小的支流,都曾奔涌過生命的瓊漿。如今,它靜靜地躺在我掌心,輕得幾乎沒有分量,仿佛只剩下一個華美的、關(guān)于夏天的夢的軀殼。
風(fēng)是看不見的,只能從樹梢的搖曳與葉雨的紛披里,感知它的形態(tài)。一陣稍大的風(fēng)過來,頭頂上便又是一陣簌簌的騷動。那葉子,不再是零星的、遲疑的飄落,而是成群地、決絕地,從枝頭躍下。它們并不都直墜地面,有的打著旋兒,像一只倦了的蝶;有的飄飄搖搖,劃著不規(guī)則的弧線,仿佛對那棲居了整整一個春夏的故枝,尚有無盡的留戀。這景象,竟有一種盛大而沉默的典禮的意味。不是死亡,不是凋零,而是一場輝煌的、集體的獻(xiàn)祭。它們把青蔥獻(xiàn)給了春天,把濃蔭獻(xiàn)給了夏日,如今,在這秋的盡頭,便把這最后的、如火如荼的色彩,一并還給了天地。這般絢爛的告別,比之初生的稚嫩,竟更動人心魄。
我的目光,追隨著一片最為倔強(qiáng)的楓葉。它不似同伴們那般順從風(fēng)的擺布,而是在空中翻騰著,掙扎著,每每將要觸地,又被一陣微弱的上升氣流托起,再度開始它那固執(zhí)的舞蹈。最終,它落下了,不偏不倚,正蓋在一方青石板的中央,那石板便像一方古舊的宣紙,驀然印上了一枚朱紅的、精致的鈐印。我忽然想,這滿地的落葉,何嘗不是自然寫就的無盡藏的法帖呢?那梧桐闊大的,是漢隸的樸拙;那楓葉精巧的,是晚唐詩的絕句;那銀杏燦然的,是李思訓(xùn)的金碧山水;那榆樹瘦硬的,是倪云林的枯筆側(cè)鋒。它們姿態(tài)萬千,各具風(fēng)骨,鋪陳在這天地間,供我這般晚來的、癡絕的讀者,慢慢地踱步,靜靜地品讀。讀它們的榮枯,讀它們的故事,讀它們從青澀到滄桑的一生。
不知不覺,日影已有些西斜了。光線變得愈發(fā)醇和,像陳年的蜜糖,流淌在這片彩色的地毯上。先前那一點點無端的感傷,不知何時,已消散在這暖融融的秋光里了。我恍然覺得,這落葉并非生命的終結(jié),而是一種轉(zhuǎn)化。它們從枝頭的喧囂,歸于根下的沉寂,并非為了逝去,而是為了成全。它們將以自己的身軀,去溫暖泥土中蟄伏的蟲豸,去滋養(yǎng)深埋地底的根脈,去醞釀下一個不可阻擋的、蓬勃的春天。
于是,我不再覺得腳下是蕭瑟的殘骸,而是一片綿厚的、溫暖的期望了。我輕輕地走,聽著那沙沙的、古老的回聲,仿佛自己也成了這秋日里,一個安寧的、滿足的音符。
風(fēng)是看不見的,只能從樹梢的搖曳與葉雨的紛披里,感知它的形態(tài)。一陣稍大的風(fēng)過來,頭頂上便又是一陣簌簌的騷動。那葉子,不再是零星的、遲疑的飄落,而是成群地、決絕地,從枝頭躍下。它們并不都直墜地面,有的打著旋兒,像一只倦了的蝶;有的飄飄搖搖,劃著不規(guī)則的弧線,仿佛對那棲居了整整一個春夏的故枝,尚有無盡的留戀。這景象,竟有一種盛大而沉默的典禮的意味。不是死亡,不是凋零,而是一場輝煌的、集體的獻(xiàn)祭。它們把青蔥獻(xiàn)給了春天,把濃蔭獻(xiàn)給了夏日,如今,在這秋的盡頭,便把這最后的、如火如荼的色彩,一并還給了天地。這般絢爛的告別,比之初生的稚嫩,竟更動人心魄。
我的目光,追隨著一片最為倔強(qiáng)的楓葉。它不似同伴們那般順從風(fēng)的擺布,而是在空中翻騰著,掙扎著,每每將要觸地,又被一陣微弱的上升氣流托起,再度開始它那固執(zhí)的舞蹈。最終,它落下了,不偏不倚,正蓋在一方青石板的中央,那石板便像一方古舊的宣紙,驀然印上了一枚朱紅的、精致的鈐印。我忽然想,這滿地的落葉,何嘗不是自然寫就的無盡藏的法帖呢?那梧桐闊大的,是漢隸的樸拙;那楓葉精巧的,是晚唐詩的絕句;那銀杏燦然的,是李思訓(xùn)的金碧山水;那榆樹瘦硬的,是倪云林的枯筆側(cè)鋒。它們姿態(tài)萬千,各具風(fēng)骨,鋪陳在這天地間,供我這般晚來的、癡絕的讀者,慢慢地踱步,靜靜地品讀。讀它們的榮枯,讀它們的故事,讀它們從青澀到滄桑的一生。
不知不覺,日影已有些西斜了。光線變得愈發(fā)醇和,像陳年的蜜糖,流淌在這片彩色的地毯上。先前那一點點無端的感傷,不知何時,已消散在這暖融融的秋光里了。我恍然覺得,這落葉并非生命的終結(jié),而是一種轉(zhuǎn)化。它們從枝頭的喧囂,歸于根下的沉寂,并非為了逝去,而是為了成全。它們將以自己的身軀,去溫暖泥土中蟄伏的蟲豸,去滋養(yǎng)深埋地底的根脈,去醞釀下一個不可阻擋的、蓬勃的春天。
于是,我不再覺得腳下是蕭瑟的殘骸,而是一片綿厚的、溫暖的期望了。我輕輕地走,聽著那沙沙的、古老的回聲,仿佛自己也成了這秋日里,一個安寧的、滿足的音符。
為您推薦


















